环球直播nba 环球直播nba
环球直播nba 环球直播nba
◆电已充满还在扣费?◆新电池充不满电?◆收费标准不统一? 一言难尽充电桩
日期: 2024-06-03

  电已充满还在扣费、新电池充不满电、扫码充电被广告“轰炸”……一些市民向张家口晚报新闻110反映了他们在使用电瓶车充电桩时遇到的疑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家住桥西区天宝中苑小区的孙先生2年前购置了一辆电瓶车,在小区的电瓶车集中充电车棚充电。“以前,我一直用储值充电卡充电,每次充值100元,充电时可选择2元、3元、5元付费,用不了自动退还。”孙先生说。在两年多时间里,孙先生基本是晚上下班后充电,第二天早上将车骑走,每次花费3元。

  一天中午,孙先生将车放到车棚充电,利用微信小程序预存了3元。下午5点多,孙先生骑车出门,发现充电器指示灯变成绿灯,已经充满电,但当他打开微信小程序看到仍显示充电扣费中,孙先生选择结束充电,返还费用1.2元。

  指示灯变绿显示充满电,为何还在扣费?带着疑问,孙先生拨打了电动车棚上预留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是:电瓶车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最初采用限流充电方式,中间阶段采用限压,最后是涓流充电。涓流充电也就是通常说的“浮充”,一般在涓流充电30分钟至40分钟,所以充电桩还要继续供电,这样做既能保证电池的电量充足,也起到修复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孙先生对回复存疑,5月8日,将此情况反映给了记者。

  随后,记者联系了负责该电动车充电车棚的张家口科弘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回复是:当红灯转绿灯时,车辆充电电量在90%左右,开始做浮充,一般浮充会持续30分钟至40分钟,既能保证电池的电量充足,也起到修复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浮充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断电,结束充电扣费。

  为求证此说法,记者又采访了一家品牌电瓶车销售商。该商家介绍,很多车主认为电瓶车的充电器变绿灯后,电瓶车就是充满电的状态,其实不是。目前的电动车充电桩主要是采用三段式充电,而这种充电方式的原理,就决定了充电器变绿灯后,电瓶车还会处于继续充电的状态。充电器变绿灯后继续充电,通常称为涓流充电,大概只需要充5%左右的电量,而这5%,会根据电池蓄电快慢来充,买电瓶车时可提前跟销售了解。若用户使用电瓶车充电桩,充电桩在涓流充电后自行断电,如果在家使用直流充电,充电器变绿灯则要自己断电。商家提醒市民,在家充电时,只要插着电,就会一直充电,充的时间过长就会造成电瓶过充,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前充一次电,可以骑三天,自从改用智能电动桩,天天充电还充不满,换了新电池还不行。”家住桥西区秀水怡园的刘先生,最近因为电瓶车充不满电而烦恼。

  刘先生说,今年3月份,他将骑了3年的电瓶车存进了小区“互联网+云管理智能充电棚”,停车费和充电费每月共交纳30元。4月份,刘先生发现电量消耗很快。他这才注意到,每次充电8个小时后电量只有25%。刘先生将情况反馈给了智能充电车棚客服,客服人员建议刘先生先去检修电池,考虑到电池已用了近3年,刘先生到电瓶车专卖店里更换了一组电池。

  更换电池后,骑行了3天电量用完,刘先生又到车棚充电,发现新电池充电只能充到75%,且这75%还是虚电,从秀水怡园小区骑到市民广场,电量就掉到了50%,再骑回家就剩下25%,电量损耗不正常,刘先生又找到专卖店,专卖店说不是电池的问题。于是,刘先生尝试从小区门房拉线充电,五六个小时就充到100%。刘先生再次给智能车棚客服打电话,对方称给刘先生换一个大容量的插电板,解决刘先生充不满电的问题。

  5月10日,记者来到秀水怡园小区刘先生所指的存车棚,车棚大门外张贴着智能充电车棚介绍,写着“车棚安装专利产品:多功能电动车保护充电桩”“每次充电8小时自动断电,具有过热、过充、过流自动断电保护功能 ”“停车及充电费每天不到1元”等内容,进入车棚看到多功能电动车保护充电桩外形是一个比普通插板更厚的插板,有一个五孔插口,刘先生家的则多了一个用黑色胶带绑定的长方形盒子,盒子里有红黄蓝三根线与插板相连。

  据随机走访的小区居民反映,充电中有的能充满电,有的充不满,充不满的居民有更换了电瓶车的,也有找客服更换了插电板的。

  随后,记者拨通了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说,智能插板只针对电瓶车,有些居民购买的是电动三轮车或电动摩托车,超过了插板供电要求,功率超负荷导致自动断电,要换掉大容量的插板。租赁大功率插板的费用要比一般插板费用高,具体收费标准他也不清楚。他同时表示,已回复刘先生24小时内为其更换插板。

  5月13日,记者再次拨通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说,经查验,刘先生购买的是电瓶车,但充电器属于超级快充,功率超负荷后自动断电。目前,已为刘先生更换了大功率插板,不需要补交费用。当记者询问车棚的具体收费标准及客服经理的联系方式,对方以工作忙为由挂断电话。

  家住桥东区东方苑小区的贾先生说,最近,单位安装了电瓶车充电桩,与小区的智能充电桩是同一个品牌。他发现,虽是同品牌,收费标准却不同。“小区里的是按照功率收费,0W200W 每 小 时 收 费 0.25元 ,201W-400W 每小时收费 0.33元,他每次充满电花费2元多。单位的是按照小时收费,4小时收费1元。”贾先生发现,他的电瓶车充满电需要六七个小时,明显是在单位充电划算些。

  针对电瓶车充电桩资费标准不统一问题,记者咨询了市发改委价格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称,目前,国家、省尚未有统一标准,小区电瓶车充电收费是由居民居住小区中集中充电设施用电价格和充电服务费两部分构成,集中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电瓶车充电服务费由市场形成。

  此外,一些市民反映,使用智能充电桩刷卡充电时,先得看广告,令人不厌其烦。

  马女士说,扫码支付时,页面跳转到小程序上,有立即充电和领积分充电两种,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跳不开大量广告内容,且“广告”字样写在很不明显的位置,很容易误点击。“还有‘领金币’活动,让人以为是平台为充电搞活动,点进去却是一个小游戏。广告这么多,体验感很差。”(记者 赵娜 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