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直播TV 环球直播TV
环球直播TV 环球直播TV
深圳供电局试点智能配电房 “探路”标准化建设模式
日期: 2024-06-0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时随地一点手机,深圳南山供电局低压班副班长鲍鹏飞就将深圳市南山区14个公用配电房的一静一动尽收眼底。之所以有这样的“魔力”,因为这14个配电房是南山供电局自2014年起打造的深圳首批智能配电房示范工程,几乎涵盖了城中村、低层旧居民小区、高层居住小区及新建小区等所有公用配电房类型,是目前全网方案最全、涵盖配电房类型最多、平台最完善的智能配电房示范工程,在技术推广及规范化应用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参考意义。3年来,该示范工程运行稳定。目前,根据示范成果,深圳供电局正在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计划逐步在全市推广运用。

  从外观上看,智能配电房与普通配电房并无两样,那么它的“魔力”究竟源自于哪儿?“这得归功于通讯传输、信息系统等技术,而使它们得以充分发挥的则是三驾马车,”负责项目实施的鲍鹏飞介绍道,“三驾马车”指的是一体化终端、综合管理系统和移动应用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驱动着配电房智能化运行。

  “一体化终端设在配电房,像侦察兵一样,全景监测温湿度、水浸、安防门禁等环境情况,以及设备正常运行状态,”鲍鹏飞打了个比方:“它之所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因为通过无线余种监控设备的信息。”这些设备安装在配电房的关键部位,比如电气量数据传感器能监测房内的电气量,环网开关柜室的气体传感器能监测六氟化硫气体,变压器区、开关柜室等关键出入口则通过数字摄像头保障安防。

  与此同时,“侦察兵”一体化终端通过光纤,将网罗到的信息实时报告给综合管理系统。后者则像个拥有最强大脑的“参谋长”,具备了实时准确的查询、分析和预警等功能。不仅定期输出运行情况、电度统计等报表,而且和配网生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建立起数据交互功能,提供配电房巡检工单、设备台账、地理位置等信息。

  “最后一驾马车移动应用系统则像个机动兵,跟随巡检人员完成巡检、统计、定位搜索等功能,”巡检人员只需携带iPad、手机等移动产品,即可从综合管理系统获取数据,随时随地监测配电房运行环境及设备隐患,完成巡检运维,提升工作效率。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实现的不单单是1+1+1=3,而是1+1+13的效果,”项目主持人、时任深圳南山供电局副局长的牛文楠说道。作为打通供电“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配电房在经济运行方面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3年来,示范工程不仅具备了高效的运维管理上的水准,而且实现了经济运行。

  “在现有电力设备不变的前提下,基于物联、传感技术的智能负荷采集有助于高效的数据分析,使我们也可以针对不一样的配电房供电特性,量体裁衣研制出设备经济运行策略模型,从而调控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能损耗,优化配网运行,”牛文楠说。比如,针对城中村高负荷特性,经实践验证的新型运行策略就将为深圳城中村配网改造提供具有价值的数据参考。此外,在示范工程中,已有6台变压器实行了经济运行策略,节省了负荷损失费用。

  智能配电房的“经济账本”还不仅限于此,“我们每天往返于各个台区,中途消耗了不少时间,而智能配电房的远程化、数字化功能则极大地释放了人力、物力成本。”特别是多重数据相互关联且智能判断,提升了预警分析的准确性,使电力设备有很大成效避免了恶劣天气、外力破坏等负面影响,减低了停电损失。3年间,示范工程6次智能预警,准确地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至今保持着“零停电”的纪录。

  作为深圳智能配电房建设的“先行者”,示范工程承载了探索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的使命。3年来,南山供电局1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项目团队,深入研究、严格把控技术方案、施工建设、验收运行等每一个环节。

  比如,在智能配电房通信方式的选择上,项目团队即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作为配网管理的关键技术,通信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电房智能化系统的优劣。3年间,项目团队对光纤、公网通信、无线宽带专网、无线物联网等多种通信方式展开了应用及论证工作,有时为调试通信设施,甚至一连在配电房蹲守好几个晚上,最终结合实际运作情况,建立了合适的组网通信方案。

  经过复核验证,项目团队在技术规范、功能配置、设备正常运行等方面摸索出了经验,并据此梳理出适合深圳城市发展的配电房智能化综合方案,为深圳供电局智能配电房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下一阶段,该局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配电房智能化改造在全市的推广应用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控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觉得,这不单单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的策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