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直播nba 环球直播nba
环球直播nba 环球直播nba
调查 露天的充电桩隐患重重居民盼着安上雨棚踏实充电
日期: 2024-06-12

  北京市正在集中开展电瓶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已经安装好充电桩的小区里,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隐患或“状况”。居民期盼早日把短板补齐、把隐患掐灭,让充电设施真正建好用好,安全运行。

  傍晚时分,马连洼北路1号院的罗女士将电动车推到小区楼下的集中充电桩前,而后开始扫码充电。“为了安全,不往家里推了,但这里没有车棚,遇到下雨天,就只有不充电了。”罗女士说,小区里好几处集中充电桩都是户外露天式的,“有个遮风挡雨的车棚当然更好。”

  马连洼北路1号院共有12栋居民楼。在5号楼与7号楼之间、9号楼和11号楼之间,以及10号楼楼下等地方,均有电动车充电桩。与一些小区相比,该小区的充电桩在配套设施上更为“规范”每一处充电桩现场,均配备了两个消防灭火器,以及监控摄像头。

  记者走访发现,小区内充电桩安装的时间并不一致,有的是旧一些的蘑菇头式充电插头,也有几处是成色较新的开闭式插头。9号楼和11号楼下中间地带的充电桩,成色就很新。“安装了得有小半年了吧,但是不清楚为什么装的时候不配个车棚子?你看这安装的地儿可是有的啊。”家住9号楼的黄大爷说。他表示,一旦下雨下露,充电线和地面打湿了,有了水珠就不敢充电,“这水和电是最容易引发触电意外的。线头子要插上去充电,总得用手吧”

  采访中,多位小区居民表示,最大的希望就是小区内的充电桩能够安装上车棚。一位女士表示,自己现在不担心丢车丢电池,因为有监控头。但就是害怕下雨天,“下雨天要充电,只能找东西挡着点儿。即使不下雨,车子和电池露天摆放,风吹日晒的也不好。”

  双桥康惠园3号院,也有同样的情况。该小区新装的两处集中充电桩,均没有车棚遮挡。“大概夏天时候装上的。确实危险,我希望装一个车棚啊。”有居民说。而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表示,充电桩和插座都有防雨功能,实在担心的话,“下雨天,你自己把充电器遮一下就行。”

  马连洼北路1号院物业公司一主管介绍,小区新装的几组充电桩,并不是物业公司联系安装的。“充电桩既然安装好了,肯定就是安全的,安装完了就没法再弄车棚了。”

  回龙观东亚上北小区是一个高层带电梯小区,约有18栋楼,电动车充电需求大。然而,居民介绍说,该小区内目前还没有可供电瓶车集中充电的设施。可供大家使用的唯一一处集中充电桩位于小区北门外,且充电环境十分简陋。

  记者在小区北门外搜寻一阵,最后在居民的指引下,才找到位于与北门一墙之隔角落里的集中充电桩。整个设施是露天的插头式充电桩,共有10个充电插头。设施现场的地砖凹凸不平,部分区域直接是的泥土,并未统一硬化。而在地面上,散落着大量枯叶、酒瓶、塑料袋等各类垃圾,更不可思议的是两个掉落的充电桩插头盖板。这些充电桩既没有遮雨棚,也没有监控设施和应急使用的消防类器材。

  当天下午4时,10个充电插头中,有8个正在充电。然而仔细一看,这些正在充电的插头上方,几乎均被居民用塑料袋、纸壳或其他包装袋遮挡“包扎”,而后再压上一块砖,以防塑料袋被风刮走。“这样做是为了防雨啊。没有棚子遮挡,有的充电插头盖子也坏掉了,只能这么办。”正在充电的一名男士表示。记者看出,现场10个充电插头中,有7个被居民用塑料袋或其他物品“包扎”。

  “下雨的话,充电桩是没事,就怕你充电器连着。有短路情况,设备也有三级防护的断电功能。”该充电桩设备生产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下雨天要充电,可以“找点东西遮一下,实在不行就不要充了。”接下来,有无可能加装车棚等安全设施呢?对此,设备厂商表示“那是你们社区的事,你们去找社区反映。”

  记者以居民身份咨询龙泽园街道办事处。一名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在听闻现场情况后表示,会考虑安装遮雨棚。“如果充电桩没有遮雨棚,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隐患。肯定要考虑安装。”该名应急办工作人员说,将会在本周派检查队员会同社区物业、小区工作站等人员前去查看,讨论出解决方法。

  有的小区既有车棚、也有充电桩,但居民依旧发愁。曙光花园望山园小区的居民,就在期盼安装好的充电桩能够早日使用。在该小区车棚,安装有数个充电桩插头,然而这些插头却在等“来电”。为此,有居民坦承只能冒险将电池拿回家中充电,这增大了安全隐患。

  “安好了但是一直没有用。之前听有人说,是因为物业与安装设备的公司就电费问题没有谈拢,不知道真假。”有小区居民表示,由于充电桩没有通电,导致大家想为电动车充电的条件大大受到限制,“能怎么充电啊,自己想办法呗。”

  充电桩能否通电,最大限度减少推车上楼、“自想办法”的隐患?对此,社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安装好的充电桩确实还没正式启用。“近期就要推动了。领导也很重视,说要赶紧安排,启用了会给大家发通知。”

  而通州北苑地铁站附近的旅游新村小区,自行车棚中的充电桩也遭遇了“尴尬”。“车棚里堆放了很多僵尸自行车和易燃杂物,占用了车棚空间,棚内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桩无法正常使用。”有居民介绍,希望能有人出面清理车棚的僵尸车和易燃物,让充电桩正常运作起来,消除隐患。

  记者看到,整个车棚中有8个充电桩,然而每个充电桩都在“赋闲”。其中,有6个充电接口都被落满灰尘、横七竖八的自行车侵占包围。在车棚地面上,也有不少枯叶、塑料纸等垃圾。居民要想为电瓶车充电,首先得费一番力气,自己“挪”出空间。不过,这些看着闪灯的充电桩接口,似乎同样“没睡醒”。“不能用。我来这个小区3年了,一直没在这里充过电,也很少看到有人用这些充电桩充电。”一名女士说。

  “小区的充电桩整体不够用,车棚里的暂时不能充电,但是新的充电设施已经在施工了。”社区物业保安室一名值班人员介绍说,街道和社区正在努力,为小区增加充电设施。而针对车棚里的“僵尸”车和杂物侵占充电桩一事,他表示之前物业也清理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清理的。”

  “建设社区集中充电设备设施,首先的一点就是要维护和保障好安全。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不要因为某些细节或环节上的疏漏,引发出新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显洋认为,针对各类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集中充电设施,应当强化规划管理,明确责任方来推进建设和重新改造。

  于显洋说,诸如小区充电设施没有车棚、充电环境简陋等情况,确实容易带来触电、着火等隐患或事故。“充电设施设备建不建、建起来的效果好不好,前提是要明确好责任方。”他同时认为,不是每个社区都有适合的地方和相应的资金来推进,这也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

  “集中充电设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区分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根据各小区的真实的情况来进行。”他建议,实在不具备建设和改造条件的,街道办、物业或者相关方应联合出力,给予支持。而在充电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中,要加强巡查和设备检修,防止隐患。